與上游模組廠尋求合作,是國產電視廠商一直努力的方向,電視廠商在獲得上游液晶模組供貨保障的同時,還可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利潤。近幾年,國內電視廠商創維、TCL和長虹等極力開拓液晶模組業務,以求在產業鏈上整合資源掌握話語權。
“在行業競爭激烈、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開拓液晶新產線可幫助廠商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創維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簡稱“創維液晶”)中小尺寸事業部總監宋翔表示,創維液晶器件中小尺寸事業部從集團業務中單獨剝離出來,是為發揮創維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中小尺寸液晶顯示模組方面的優勢。
在前段時間召開的“移動終端新技術與供應鏈展”上,記者在現場看到,創維液晶展出了一系列中小尺寸的液晶顯示模組,這對一直從事電視大尺寸模組生產的企業來講,是不是意味著一種轉型和開拓呢?宋翔表示,創維中小尺寸液晶模組事業部在2005年就已經成立,一直專注手機等中小尺寸高端客戶,2007年開始給三星代工並成為長期合作夥伴。但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仍然只做代工,就只有三星一個客戶,未來走下去會有風險,因此必須考慮走自己的品牌之路,將更多客戶納入合作中來。
可見,創維液晶中小尺寸事業部的“獨立”並非是一時衝動。目前除了繼續為三星代工,創維液晶已經跟“中華酷聯”ODM廠商以及非洲第一平板品牌廠商達成了合作。在分辨率方面,可以做到業界領先的HD和FHD,並能將屏幕做到業界最薄。在技??術上,創維液晶開始朝著最新的On-Cell和In-Cell技術邁進。
液晶顯示與觸控一體化,是目前面板廠商和模組廠商努力的方向,如京東方一直致力於觸控顯示一體化LCD模組的產業佈局,並加速推出搭載有On-Cell和In-Cell技術的顯示屏幕,且已完成Touch On-Cell一體化LCD模組研發。而與京東方相比,創維液晶模組沒有整合觸控功能,其最新的On-Cell和In-Cell液晶顯示技術,玻璃和觸控部分均來自合作夥伴LG和奇美公司。
那麼,對沒有整合進觸控部分的創維液晶來說,是不是一種劣勢?宋翔稱,顯示觸控一體化是創維液晶努力的方向,但並沒有打算自己開玻璃廠,今後仍然會藉助跟玻璃廠合作的形式來完成。
可一旦上游出現玻璃缺貨或受到貨源控制,是否會影響自身業務呢?面對記者的疑問,宋翔表示,玻璃的產出比模組的產出要大很多,如一條5.5代玻璃產線的產量大概為10萬片/月,將大板玻璃切成小板玻璃,量會成數倍增長。長期以來,創維跟多家玻璃大廠都有穩定的合作,京東方明年要開好幾條8.5代線,所以不擔心玻璃的來源。
目前創維液晶的In-Cell和On-Cell顯示屏還沒量產,因為對於目前熱門的In-Cell和On-Cell技術的量產時間仍要看玻璃的成熟度。國際上主流的面板廠商奇美、友達、龍騰都在推On-Cell技術,LG則主推In-Cell技術,但都因良率問題未能大規模量產,國內京東方On-Cell觸控顯示一體化模組也要??等到2014年量產。一旦這些大廠的玻璃供應和觸控技術達到穩定,專攻後端貼合和蓋板的創維液晶便可推動On-Cell和In-Cell快速起量。
連接器廠家,連接器原廠替代品,燦達電子